雙開 鋼錠模 的報廢依據需綜合安全失效、功能退化、經濟性及合規性等多維度評估,具體標準如下:
一、強制報廢的安全與功能失效標準
1 結構性裂紋
貫穿性裂紋:模壁或底部出現肉眼可見透光的裂紋(任材質均需立即停用)。
龜裂深度>3mm:內壁龜裂深度超3mm或呈網狀擴散(球墨鑄鐵出現貫穿性熱疲勞裂紋時風險高)。
裂紋擴展至掉肉/縱裂:微裂紋發展為局部材料剝落(掉肉)或縱向/橫向貫通裂紋。
2 嚴重變形
內腔對角線偏差>30mm:導致鋼錠形狀失控,無法滿足尺寸精度要求。
模壁變形卡錠:因高溫變形導致脫模阻力倍增,連續2次以上卡錠需強制更換。
工作面凹陷或凸起超標:影響鋼錠表面質量,如導致鋼錠內凹或結疤。
3 表面缺陷惡化
大面積砂眼、深傷痕:砂眼進油后澆注易引發氣孔,深傷痕阻礙脫模并可能導致鋼錠表面開裂。
粘模導致的結疤/氧化皮:內壁潤濕能力下降,脫模后鋼錠表面出現不可修復的缺陷。
二、基于經濟性與維護成本的報廢依據
1 維修成本超重置成本
頻繁補焊(尤其同一部位多次修復)、鑲件更換費用超新模制造成本的50%。
生產效率顯
因修模停機時間占比>15%,或單次使用后需長時間冷卻維護。
2 使用壽命終結
蠕墨鑄鐵模經維護后使用超10年,或灰鑄鐵模因熱疲勞導致整體強度下降30%以上。
三、合規性與行業規范要求
1 國家及行業標準
符合《YB/T 070-1995 鋼錠模》行業標準中關于裂紋、變形的限值規定。
結構件腐蝕厚度>原厚度10%或存在永性塑性變形(參考起重機械報廢標準類推 。 環保 2 與安全政策
屬于國家淘汰類高耗能設備,或不符合現行冶金企業防火規范(如GB 50414-2007 。
四、操作中的判定流程
1 檢測方法
目視檢查:重點觀察內壁龜裂、變形及表面缺陷。
尺寸測量:使用三維掃描或卡尺檢測內腔對角線偏差。
無損探傷:對可疑區域進行磁粉或超聲波探傷,確認裂紋深度。
2 記錄與驗證
連續跟蹤使用次數、維修記錄及對應鋼錠報廢率,數據超標即啟動報廢程序。
冀公網安備13098102000568號